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体育)“中西合璧”让宁夏学生娃的体育锻炼

来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银川4月7日电(记者艾福梅、刘杰)五年级学生苏景涵每天上学会带一套特殊的“运动器材”——花棍。棍长约四十厘米,两头绑有五颜六色的绸带和铃铛,摇动起来不仅好看,

  新华社银川4月7日电(记者艾福梅、刘杰)五年级学生苏景涵每天上学会带一套特殊的“运动器材”——花棍。棍长约四十厘米,两头绑有五颜六色的绸带和铃铛,摇动起来不仅好看,还会发出悦耳的响声。

  “我很喜欢学校推出的四套操,花棍操和街舞韵律感很强,搏击和武术操有很多武术动作,跳起来感觉很有力量,也能让我感受到传统武术的魅力。”这位11岁女孩说。

  苏景涵就读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学校有学生3500多人。据了解,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在广泛推行足球、篮球和排球运动基础上,这两年还先后引入花棍、武术等中国特色体育项目,丰富孩子们的大课间活动。

  花棍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运动项目。据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副校长孙梦春介绍,为方便携带,学生使用的花棍是传统花棍的“改良版”,更加短小。“花棍操既有舞蹈的动感,又结合了一些武术动作,做起来从肩到脚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尤其是花棍与身体撞击或者双棍互相撞击时,会发出悦耳的响声,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是一种享受,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她说。

  苏景涵告诉记者,每天大课间做完这几套操,她都会出汗,身体很舒服,学习的压力也释放出来了。

  “现在学校大课间锻炼时长和力度兼备,锻炼完后孩子们的心率能够达到每分钟120到140次,也就是说这样的锻炼不是‘花架子',而能实实在在地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党总支书记王永利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宁夏一些学校像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一样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潜能”,引入了独轮车、腰鼓、空竹、竹竿舞、蹴鞠等项目;还有一些学校则将目光投向那些发源或盛行于西方的体育项目,如蹦床、网球、击剑等。这种“中西合璧”模式丰富了孩子们的体育“菜单”,让体育锻炼更加有趣。

  在兴庆区第十六小学,记者看到一群学生正在老师带领下热身,每人手上拿着两个矿泉水瓶,队伍前面摆放着几张“小蹦床”。之后,学生轮流爬上“小蹦床”体验蹦跳起来的感觉,观看的学生则充当“小老师”,指出他们在蹦跳过程中有哪些“错误示范”。

  “我们学校从去年3月起引入弹力绳和蹦床两个体育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孩子们对新项目好奇,参与积极性很高。”兴庆区十六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高艳华说。

  随着“双减”后课后服务的深度开展,这所学校还对接俱乐部、协会等社会组织,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弥补专项师资不足的短板,开设体适能、拉拉操、乒乓球、网球、足篮排等课程,形成了项目多样、特色突出、内容丰富、参与广泛、效果显著的良好效果。

  “项目越多,孩子们选择范围更广,更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高艳华说。

  兴庆区教育局体卫艺办公室主任张立明说,各学校以遵循运动规律、体现运动效果为出发点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1+X”特色体育大课间方案,形成了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学校体育特色,达到了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出得汗、脸变红、呼吸有变化的锻炼效果。

  王永利告诉记者,每年学校都会在最显眼位置公布每个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优良率、近视率和肥胖率等数据。“绿色代表合格,黄色表明存在问题,是一种警醒,提醒班主任和一线老师不要光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应重视他们的体质与健康。”她说。(完)

文章来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tycrjyxk.cn/zonghexinwen/2022/0407/986.html



上一篇:通稿线路体育新闻4月5日发稿总目录
下一篇:苹果(AAPL.US)首次进军体育直播领域 顺带推广App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投稿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编辑部|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版面费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论文发表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